Post By:2025/4/22 10:04:04
“太谢谢你们了,我现在感觉好多了!”4月11日早晨,101岁高龄的王奶奶拉着即墨区人民医院范光学主任的手,感激地说道。王奶奶因“胆总管结伴胆管炎”入院,入院后药物保守治疗没有效果,随时可能发生化脓性胆管炎危及生命。关键时刻,范光学带领ERCP团队成功为她实施ERC+取石手术,取出结石,术后腹痛症状迅速减轻,有效解除病痛。王奶奶尽管百岁高龄,但平时身体还不错,生活能够自理。
4月8日突发上腹痛,伴有39度以上的高热,家属急忙把老人送来我院急诊,在急诊经过查血和上腹部CT检查,初步诊断“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收入普外科病房。本来以为,给予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治疗,老人病情能够缓解,但两天的治疗并没有效果,老人仍持续腹痛,高热,止痛针无效,病情无缓解。
考虑到老人101岁高龄,身体差,传统外科手术存在极大的风险。但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又会继续加重,发展成为能危及生命的化脓性胆管炎甚至感染性休克。结合老人既往病史及检查检验结果,消化内科ERCP团队与普外科团队开展MDT讨论后,决定转入消化内科为其实施ERCP微创治疗术。经过充分术前准备,评估ERCP手术风险,制定详细应急方案后,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详细沟通目前ERCP治疗的必要性、治疗的大致过程和治疗中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等情况,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同意ERCP取石。持续的腹痛高热让老人精神萎靡,血氧饱和度只有90%,心脏功能亦有所下降。为了缩短手术时间,术中能用到的器械全部打开冲洗好备用。
4月10日,在全程心电血氧监护下,范光学与鲁盛华、咸洪震密切配合、熟练操作,进镜到达十二指肠乳头位置后发现结石已经嵌顿,插管成功后见有大量脓液流出,老人腹痛立刻减轻了,后又接着留取胆汁、造影、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取石、放置鼻胆引流管,所有操作一气呵成,手术仅用时20分钟。
术后老人安返病房,继续予以心电监护、吸氧、补液、抗感染等术后治疗。术后老人仍有一定程度的憋气,考虑心脏功能差所致,给予对症治疗后缓解。手术成功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消化内科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老人安全度过了危险期。即墨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的ERCP技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技术非常成熟,每年平均完成150例左右ERCP手术,手术量也在青岛地区同级医院排名中名列前茅。2024年消化内科曾为99岁高龄老人成功实施CRCP取石手术,今年再创新记录,为101岁高龄老人顺利实施ERCP手术,标志着即墨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在使用ERCP技术服务超高龄患者方面取得新的突破。ERCP手术属于内镜四级手术,被业内人士誉为“消化内镜皇冠上的璀璨明珠”,是消化内镜诊疗中级别最高、操作最难的技术,同时手术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项针对胆道和胰腺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内镜微创技术,通过口腔、胃将十二指肠镜送至十二指肠,经十二指肠乳头选择性胆管或胰管插管造影,对胆道或胰腺疾病展开诊断、治疗的操作技术。
通过ERCP技术,可以在内镜下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内镜下经鼻胆管胆汁引流术、胆总管结石取出术、胆胰管肿瘤支架植入及引流术等治疗。ERCP 技术是经自然生理通道进行操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效果好、并发症少、操作风险低、恢复快、总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少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诊断治疗方法。